咨询热线:
一个不起眼的东西,车标,已成为了当代话题的风向标。
前些日子能刷到特朗普马斯克哥俩好的新闻,这些日子这样式的车就已经上路了。
路上爱乱瞟的朋友们应该也早有体感。
它们已经如同当代公路弹幕。
出去开一圈,烂梗好梗均会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流入脑子里。
但如果用要更恰当的方式来形容,那还是“个性签名”更合适一些。
过去喜欢在个签里作文章的朋友们如今都长大了,正开始搞车标。
但现在搞车标这回事,和早期那种土味车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。
它并非是自由发挥,而是命题作文。
核心在于,要和其本身的文字/logo融合在一起,形成一种嘴很贫的捧哏式效果。
属于一种视觉上的相声。
单字要精准点睛。
多字要在谐音上开花。
特殊名词则考验文化。
有人还给这种“戴着镣铐跳街舞”的玩法起了个雅名,叫公路文学。
比较大的作用是能有效缓解任何后方车主的路怒情绪,形成让对方“一看二笑三拍照”的连招效果。
每一个合格作品都必须达成三秒内让后车司机笑出声的KPI。
而这种文体,其实称得上历史悠久,早十几年前就有过。但因为那时候玩得还是比较土味和收敛,所以相对是不流行的。
如今会发扬光大,主要是因为新能源品牌多了。
新能源车主普遍年轻、会整活自然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,但更多还是因为新能源品牌们提供了广阔的整活土壤。
毕竟它们起名都没那么板正。
都喜欢用未来感字眼,再来点科技风,也有可能在接地气和高端感间反复横跳。但最重要的是念起来要舒服,“口感”得像个大词。
所以很适合玩谐音梗。
在这之中,两位选手是在数量上比较脱颖而出的,分别是极氪和理想。因为它们本身品牌名字都有一定寓意,所以很适合搞一下子。
前者看的是动感。
后者看的是野心。
虽说它们在数量上胜出了,但因为公式感太强了,在公路文学上表现不算优秀。
因为搞车标梗还有个特性:硬玩的才好玩。
比如,虽说蔚来车主里不一定有多少莫文蔚粉丝,但改成“莫文蔚来了”的车标数不胜数。
问界虽然属于命题作文里较难的一位,但口音上去了,界就都不算事。
欧拉好猫这种本身就有些意义不明的词,硬接一下也不是不行。
它们看似随意,但实际切合着当下社交媒体的传播密码:要有互动性,能引发二度创作,要带点冒犯感,还得控制在品牌法务懒得追究的灰色地带。
在这类爆改新能源的车主们加入之后,公路文学也就此进入了勃发期。
去年人们还在闷头研究如何抠掉华晨宝马,今年已经彻底接上地气了。
有意思的是,它还刚好和其他风气相重合。
一边是人们在朋友圈里搞预制照片“死装”,一边是公路成为最真实的秀场。
一边是车企疯狂用“重新定义”造句,一边是车主们自己定义品牌。
这让公路文学,成了如今人们眼前具黑色幽默的叛逆宣言。
叛的是朝九晚五的拥挤车流,商品符号。
和很有可能过不了的年审。
Powered by 九游手游平台官网网页 RSS地图 HTML地图